联盟堡垒的迁移是一项需要谨慎规划的战略行动。迁移联盟堡垒前必须确保联盟中心要塞拥有100万联盟积分,且操作者需具备R4及以上官职权限。拆除原有堡垒不会返还任何资源,因此需要提前储备充足资源用于新堡垒建设。联盟成员应当共同参与资源筹备,避免因资源短缺导致建设进度延误或防御薄弱。选址时需优先考虑战略要地,如战争必经之路或资源富集区域,同时评估敌方活动频率及威胁等级。
联盟堡垒迁移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防御体系的衔接问题。新建堡垒初期防御等级较低,应当安排成员轮班驻守,并优先建造急救站、战争堡垒等关键防御建筑。斥候布置是常被忽视的重要环节,建议在堡垒周边部署至少5名斥候,用于监控敌军动向和预防敌方侦察渗透。迁移操作最好选择在线成员较多的时段进行,以便快速应对可能的袭击事件。联盟管理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,明确成员分工和支援路线。
技术层面需注意领土连通的硬性条件。迁移目标位置必须与联盟现有领土相连,若中间存在未占领的关卡则无法完成迁移。使用领土迁城道具时,需确认目的地处于联盟领土范围内,否则系统会提示无法执行操作。新建堡垒要避开树木、野怪等障碍物,这些因素会影响最终放置位置的选择。操作界面中绿色区域代表可放置位置,红色区域则存在冲突需重新调整。
长期维护方面,迁移后的联盟堡垒需要持续投入资源升级。建议设立专门的资源调度小组,定期检查防御设施完好程度和资源储备情况。科技研发应优先提升堡垒相关加成,包括建造速度、防御强度等关键属性。联盟管理需建立堡垒维护日志,记录遭受攻击的频率和强度,据此调整防御策略。定期组织成员进行防御演练,熟悉支援路线和紧急集结流程,确保实际遭遇攻击时能高效应对。
最终决策阶段需综合评估迁移的必要性和风险收益比。除非原有位置存在严重战略缺陷或资源匮乏,否则频繁迁移会导致资源浪费和防御漏洞。新建第二个堡垒前,应充分计算联盟资源承受能力和成员活跃度,避免因过度扩张导致整体防御力量分散。所有决策都应当通过联盟内部充分讨论达成共识,强制推行未经商议的迁移计划可能影响联盟稳定性。